锂矿双雄大赚:上游企业的奋斗路

类别:化工资讯 时间:2022-10-25 浏览:10
10月14日,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今年前九个月,公司预计盈利超150亿元。150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此前12年净利润之和。几乎是同一时间,赣锋

10月14日,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今年前九个月,公司预计盈利超150亿元。150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此前12年净利润之和。几乎是同一时间,赣锋锂业也发布了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九个月大赚150亿元左右。同样,这一水平也超过其上市后所有年份利润之和。

此前10余年,两家公司均在全球范围购买矿产,如今锂盐高价热销,锂矿双雄同时大赚,坐稳全球上游锂业巨头。

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需求迅速激增,让锂矿厂商看到中下游存在的更多盈利点,作为龙头企业的锂矿双雄均立志提前布局,打造锂电全产业链。2016年,天齐锂业提出“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战略规划。赣锋锂业也在上市后加快布局上游锂资源,同时借助原材料优势进军锂电池制造领域,开启“布局上游+做强中游+拓展下游”模式。

当上游企业开始“内卷”

两家公司均大力发展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但各有侧重。

天齐锂业加强与产业链企业合作,通过投资介入诸多业务,比如与中创新航“绑定”交叉持股,自身则以开采锂精矿、加工碳酸锂产品等为主;而赣锋锂业已从上游矿产开采、到终端锂电池回收,构成了相对庞大的锂业全产业链。具体拆解来看:

1、上游

中国的青海西藏、四川、江西都是锂矿资源富集的省份,分别富有盐湖锂、锂辉石矿、锂云母矿。从提锂成本看,锂云母>锂辉石>盐湖提锂。目前盐湖锂难以开采,我国锂辉石矿品质与产量不理想,国内企业倾向于采用进口锂。

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也不例外,均通过收购等途径掌握海外锂资源。天齐锂业锂矿进口主要依赖两大厂商,澳大利亚的泰利森锂矿和智利的盐湖提锂巨头SQM;赣锋锂业者则将购矿触角伸到全球更多地方,包括澳大利亚的Marion+Pilbara锂矿、爱尔兰的Avalonia锂矿、墨西哥的Sonora粘土、阿根廷的Mariana+Cauchair+Pastos盐湖、非洲马里Goulamina锂。

此外,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在国内也有布局。天齐锂业早已介入四川锂辉石矿和西藏扎布耶盐湖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扎布耶盐湖是亚洲第一大盐湖。

赣锋锂业则通过伊犁鸿大间接拥有青海省柴达木一里坪锂盐湖项目的权益。此外,年初,赣锋锂业还与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加大在锂盐湖探采开发;9月,赣锋锂业矿则在江西与宜春矿业建立合作,后者还将为前者提供原矿资源。

▲天齐锂业锂资源明细
   
▲赣锋锂业锂资源明细
  

但在资源量上,二者还有明显差距。截至今年年中,赣锋锂业锂资源储量约4849万吨,是国内第一。天齐锂业储量约1760万吨,排名第二。

2、中游

锂矿双雄在上游锂矿上均重点布局海外,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海外资产占比分别为15.59%、34.94%,并选择了不同的产品战略。天齐锂业有超31%的营收来源于锂矿销售,而赣锋锂业将获得的锂资源全部用于生产中游与下游产品。

在中游布局中,目前两者均主要提供碳酸锂、氢氧化锂及金属锂产品。但赣锋锂业对氢氧化锂布局更早。

两年前,碳酸锂盐价格下行周期,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曾凭借“碳酸锂市场即将饱和,要发展氢氧化锂”的预判踩对了风口,逆风增长。2019-2020年,在天齐锂业亏损超75亿元的情况下,赣锋锂业盈利超13亿元。

但碳酸锂一直是新能源市场的宠儿,碳酸锂相对于磷酸铁锂等其他产品而言,在制造上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此外,碳酸锂行业在产品附加值和毛利率方面有较大吸引力。因此更多企业将加工方向瞄准碳酸锂。

可能与更聚焦于碳酸锂盐有关,天齐锂业专利市场价值更高。天齐锂业碳酸锂专利总价值约为379.45美元,而赣锋锂业约为282.19万美元。此外,在碳酸锂专利申请量方面,天齐锂业在碳酸锂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相较于赣锋锂业高出17项。

3、下游

不过,赣锋锂业还拥有下游锂电池生产线,已抢滩登陆在固态锂电池。2019年,赣锋锂业第一代固态电池中试线已经投产,今年已装载到东风E70电动车。同样看好固态电池的宁德时代目前在样品阶段。而天齐锂业在固态电池投资方面仅通过投资进行跟进,滞后一步。

上半年,赣锋锂业锂电池系列产品收入占比13.02%,毛利率15.27%,甚至超越了同期宁德时代(15%),这可能与赣锋锂业占有材料成本优势有关。

激进派孤注一掷,保守派逆天改命

2013年,天齐锂业以远超出自身资产12亿元的30.41亿元作价,收购其上游最大供应商泰林森51%的股权,一战成名。2018年,天齐锂业再度“蛇吞象”式收购全球盐湖提锂巨头智利化工矿业SQM,耗费40.7亿美元。收购时报价65美元/股,如今股价82美元,天齐锂业在享有全球最大盐湖开采权同时,已赚超10亿美元。

在海外锂矿产能兑现前,天齐锂业表现出明显的“消化不良”。天齐锂业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59.83亿元、18.34亿元,合计亏损额接近80亿元。2020年公司负债率已高达82%,几乎是赣锋锂业的两倍(赣锋锂业同期负债率44%)。

和天齐锂业相比,赣锋锂业相对保守。自2010年上市以来,赣锋锂业少有“蛇吞象”的并购豪赌,而是通过国际锂业爱尔兰公司、优派新能源、美洲锂业等公司的并购或者股权投资完成一系列锂资源布局。

除了频繁在海外买矿,赣锋锂业也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开发。8月,赣锋锂业表示,公司正在对墨西哥Sonora锂黏土项目进行开发,计划申请锂黏土提锂工艺。据了解,锂黏土提锂工艺特点是能够兼具矿石提锂及盐湖提锂的优点,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锂过程,同时也能够以类似卤水提锂的成本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提锂工序。

当上游开始向下游环节“发起猛攻”时,通常具备一定的成本与规模优势。而像赣锋锂业这样,上游掌握锂电池原料,下游已与东风、广汽埃安、曙光汽车等车企客户绑定,往往后发而先至。今年上半年,赣锋锂业的锂电池系列产品营业收入达到18.8亿元,同比增长146%,收入占比为13%,且毛利率为15.27%,高于行业平均值。

今年赣锋锂业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盈利水平良好。未来不排除其加大锂电池布局的可能。9月,赣锋锂业与宜春市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中还提到,将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建年产30GWh(满足2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多年来,锂矿双雄在上游大举扩张对锂矿的收购开发,使得公司财务承压。如今锂赛道持续火热,锂产品订单回暖,伴随两家公司的一体化产业链的不断成熟与锂矿产能逐渐兑现,盈利水平均呈现空前增长,财务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截至今年6月底,赣锋锂业资产负债率为36.06%。今年7月,天齐锂业港股上市成功后,并购遗留下的债务问题或将得到实质性解决,资产负债率随之大幅下降,预计也低于40%。

从昔日“锂王”一家独大,到如今“锂矿双雄”共同称霸,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虽策略不同,但都选择了一体化布局,可谓殊途同归。潮起潮落中,两家企业的市值你争我赶,未来谁会坐稳龙头,还要看谁能最终穿越市场周期,真正将一体化布局贯彻到底。

企业服务热线
15169225113
工作时间:09: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