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恰恰相反,促消费政策的出发点是帮助居民节约开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买到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避免不法“套路”、假冒伪劣等产品。政府施策更有效、更惠民,老百姓消费和福利就能同步得到提升。
他指出,此次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举措共有20条,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稳定大宗消费。《措施》明确提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畅通二手车市场流通、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
二是扩大服务消费。引导各地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支持餐饮消费持续复苏并带动就业。优化演出赛事活动审批程序,增加文化体育休闲消费供给,比如贵州的村超总决赛刚刚结束,带动了许多乡村消费。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
三是促进农村消费。《措施》提出开展绿色产品下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等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特色产品进城,推动乡村承接更多城镇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四是拓展新型消费。丰富应用场景,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五是完善消费设施。有效提升和改善消费条件,帮助群众更方便、快捷、舒心地消费和购物。
六是优化消费环境。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完善重点消费领域标准。有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隐形壁垒,持续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
延伸阅读:
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
其中提出,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着力推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汽车更新消费,鼓励以旧换新,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
其中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7度及以上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其中提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其中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