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发文明确10亿吨“红线”,炼化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

类别:化工资讯 时间:2023-11-06 浏览:60
产能已严重过剩的炼化行业,再次收到监管部门发出的“紧箍咒”。获悉,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

产能已严重过剩的炼化行业,再次收到监管部门发出的“紧箍咒”。

获悉,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千万吨级炼油产能占比55%左右。

   

10亿吨红线并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21年就已对外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就首次明确提出。

四部委再次强调“10亿吨“生死线”,预示着炼油行业新一轮残酷大洗牌或将拉开帷幕。

为何设定10亿吨“红线”?

中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超限了,这是整个炼油行业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据光大证券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炼油产能已达9.8亿吨/年。另据卓创资讯预计,2023年炼油行业新增产能将达2750万吨,如此计算,中国在2023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就会超出10亿吨“红线”。

如果放任产能无限度扩张下去,炼油行业的低效率、低质量、低利润、高污染、高风险等问题将会非常突出。因此,此次进一步出台指导意见,是有鉴于过去两年多炼油产能的增长过快,而进一步出台的收紧措施。

主管部门之所以对“十四五”期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设置10亿吨“红线”,是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石油需求的。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的用油达峰有着各种预测,国际能源署的预计是,中国的石油需求到2027年将趋于平稳,并于2030年达到峰值。而对于国内石油需求量,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理周心怀的预测更加激进,他预计2023年中国国内石油需求或许将达到峰值。

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减弱,重要缘由是电动汽车的迅速普及。汇丰全球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8月电动汽车渗透率已达到37%。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普及,中国用油将迅速达峰。

正是充分考虑到了用油需求减弱和石油消费峰值,国家才明确了“十四五”原油一次加工的量。10亿吨产能“红线”的设定,很有必要且亟需落实下去,同时也是为了给炼油行业的无序产能扩张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石油消费大国,单单今年5月一个月,中国的原油消费量就高达5.6亿吨。这一方面带来了对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面临考验的问题,更带来了在“3060”双碳目标下巨大的减排压力。

另外,在中国目前超过120亿吨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中,炼油是仅次于煤炭行业的第二大排放源。以2023年5月份为例,中国12.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炼油行业贡献了3.2亿吨,占比四分之一。

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超过120亿吨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中,炼油是仅次于煤炭行业的第二大排放源。以2023年5月份为例,中国12.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炼油行业贡献了3.2亿吨,占比四分之一。

以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典型流程炼厂为例,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50万吨/年(相当于每加工1吨原油排放0.25吨二氧化碳)。炼油行业供应的汽、煤、柴油及副产液化石油气、燃料油,还间接产生二氧化碳排放,以2019年数据为例,这一数据约12.77亿吨,占总排放量的12.45%。

按相关排放进度要求,成品油达峰时间在2027年左右。面对倒计时,降低碳排放强度就必须在原油加工的“源头”上进行控制,这是推进碳中和进程不得不走的一步猛棋。

大浪淘沙谁将被“洗牌”?

一方面是限定10亿吨的年产能,另一方面是规定2025年千万吨级炼油产能达到55%占比的目标,来自监管部门的政策“组合拳”,意在进一步优化产能,提升集约化水平,促进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大产能、先进产能要做“加法”,那又由谁来做“减法”,会被去产能甚至淘汰出局呢?

根据《意见》,对落后和小规模装置的淘汰,将是国内控制炼油规模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中国炼油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光大证券数据显示,由于市场供过于求,2022年炼油行业开工率仅为69%。

另据招商证券年初统计,目前已获批在建项目预计新增原油加工能力接近1.5亿吨,国家和地方可能还要为后续产业升级保留一定规模指标,因此,预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淘汰规模“将达到1亿吨左右”。

这也意味着,炼油行业淘汰落后小产能装置的执行力度将比以往更加严格。根据前述《意见》,200万吨及以下的炼油装置将被淘汰,1000万吨以下常减压新建装置将不允许批复。可以预见,未来小型炼厂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数据显示,国内现有千万吨级炼厂35家,占总产能比重52%左右,略低于《意见》中55%的调控要求。另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仍有37家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的炼厂,其中八成为民营炼厂。

按照现有调控要求,这37家小型炼厂将首当其冲面临“被洗牌”。而随着先进产能项目获得批准,新产能进来,“200万吨”的规模淘汰门槛还将提高,比如,从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甚至更高。

“减油增化”带来的新问题

面对调控压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提前行动,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展迅速。

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以来,炼化一体化项目投资加码,国内新建、改建、拟建的大型项目集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投建的12个炼化一体化项目中,7个已公布投资额的项目投资就已经接近6000亿元。

大干快建之下,炼化企业躲过了被淘汰的命运,但尴尬的是,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炼油产能过剩,越调控越多、越调控越过剩。

另外一方面,面对调控压力,“减油增化”成为炼化行业主流的转型方向,这也带来新问题。

减油增化,意在控制汽柴油产量、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柴汽比,并增产高效和特色产品,并提高乙烯、 芳烃等化工装置负荷。相关政策也要求,有序推进炼化项目“减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

在企业层面,通过向化工业务领域延伸也能够实现“能耗降低”。按照中泰证券行业报告数据,与同规模的传统炼厂相比,炼化一体化企业产品附加值将提升约25%,节省建设成本10%以上,降低能耗约15%。

但是,在市场销售上,化工产品却是卷到不行。以“三桶油”之一中国石化(SH:600028)为例,其最新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化工板块在第三季度刚刚扭亏为盈(盈利0.59亿元);但前三季度的总数据,整个化工板块税前利润为 -67亿元,亏损严重。中石化将亏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化工市场需求疲软、产能集中释放,产品均价下跌等原因。

实际上,随着乙烯、丙烯、PX等炼化产品产能的急剧扩张,过剩问题已经非常严峻。

以乙烯产品为例,占到国内石化产品产量的75%以上,是决定化工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2022年一年4933万吨的年度产能,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生产国,这一数据未来预计将突破7000万吨。

而乙烯制备产能,自2022年至2023年以来产能增长已经过快,共计将有12套乙烯新增装置投放市场,新增产能近1000万吨/年。随着民营大炼化企业加速入局,扩产过猛,乙烯产能过剩或将引发炼化行业新一轮洗牌。

由于很多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本身市场规模小,一旦乙烯面临产能过剩,很容易进入“过剩”循环——在技术和工艺迭代阶段企业一哄而上,扩大产能,再进入难以避免的“价格战”,整体利润被挤压、最终大面积亏损、再次进入产能淘汰周期。

“减油增化”的产业政策,初衷是满足化工产品结构性供应不足,但值得警惕的是,最后实际上是将产能过剩从炼油转移到化工了,很难避免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治标不治本”的恶性循环。

企业服务热线
15169225113
工作时间:09:00-19:00